孩子3岁了,还嚼不动肉?看完牙医才知道,都是这个原因惹的祸!
2020-09-30 21:49舜耕院区
听很多妈妈说“孩子3岁多了,还只吃糊糊,肉要剁成细细的肉末,苹果要吃果泥,就连面条都要捣烂之后才吃。”
孩子太习惯吃软烂的食物,导致牙齿咀嚼无力,孩子不愿意嚼东西,牙齿得不到锻炼,就会引起后牙发育不良,出现牙齿发育变形,甚至会导致面部骨骼发育变形。
喂养的误区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其实在孩子的喂养中,很多家长都会有类似的误区,认为宝宝太小,咬不动太硬的食物,宝宝肠胃太娇嫩,太硬的食物会导致消化不良。所以家长就长时间给孩子吃偏软的食物,然而随着孩子牙齿的萌出,如果孩子一直吃软食物,就会导致孩子的牙齿缺乏运动,缺乏锻炼,长期下去会导致牙齿的咀嚼功能下降,导致乳牙和恒牙发育不良,从而出现牙齿变形和牙齿龋坏。而牙齿变形比如咬合问题,都会影响到面部骨骼的发育,举个例子,比如我们经常用一侧牙齿吃东西,就会导致脸一边大一边小。道理是一样的,孩子牙齿得不到锻炼,他的面部骨骼就会变形。所以婴幼儿时期的饮食,是最关键的。宝宝的牙齿发育离不开辅食的刺激!
孩子的辅食到底应该如何添加呢?
辅食添加的原则一般来说,宝宝长到6个月以后,就需要开始渐渐的添加辅食,而辅食添加有着非常重要的原则:
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练习吞咽功能;由细到粗:泥----末----碎,练习咀嚼功能;由一种到多种:按月龄添加发育正常的宝宝会在6至10个月开始长牙,首选辅食一般都是糊状食物,量不能太多还要注重营养搭配,从单一的一种食物变成多种食物;等孩子7、8个月大的时候,要开始练习宝宝的吞咽能力,从糊状的辅食改变为颗粒状的食物,从中再添加一些稍微硬一点的食物,慢慢地锻炼宝宝的牙齿咀嚼能力。等到第9个月到第10个月,就可以添加一些块儿状的食物,选择稍硬的食物,帮助孩子更好地培养咀嚼的能力,但要注意不能吃太硬的东西;孩子1岁大,就可以开始向成人饮食模式过渡了,宝宝的饮食习惯逐渐养成,可以和家长一起吃饭了。
在辅食的添加上,不但要注重孩子的营养,也要注意锻炼宝宝咀嚼和吞咽的能力,促进宝宝的牙齿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