髁突肥大继发牙颌面畸形的诊断与治疗

2023-09-27 09:47颌面外科

髁突肥大(condylar hyperplasia,CH),也叫髁突增生,是一种以髁突在立体空间的过度生长为特征的非肿瘤性发育畸形,增生可自髁突头发展至髁突颈、下颌升支甚至下颌体部,造成颌骨不对称畸形、咬合紊乱、平面倾斜和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等。

CH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曾被认为是由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但进一步研究发现其病因十分复杂,一些与个体生长发育相关的生长因子可能在该病的进展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 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IGF-1R)。其他与 CH 有关的因素还包括:局部循环血供障碍;早期创伤及感染;内分泌紊乱;颞下颌关节区功能性负荷改变;遗传因素;髁突软骨的外生性骨疣等。

CH 好发人群为 10~30 岁的青壮年,多为单侧受累,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别。根据 CH 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结果可分为3种类型:

Ⅰ型,也称半侧下颌骨过长(hemiman‐dibular elongation,HE),指患侧下颌骨在水平方向上过度发育、伸长而导致牙颌面畸形,此类型主要表现为下颌偏突伴有中线的偏斜,而平面无明显改变。临床表现包括:1)颏部及中线偏向健侧,侧面为骨性Ⅲ类面形;2)明显的安氏Ⅲ类咬合关系,健侧后牙反;3)平面基本无偏斜;4)患侧髁突颈细长、弯曲但髁突头体积较健侧变化不明显;5)患侧下颌骨体水平向增生、弯曲。

Ⅱ型,也称半侧下颌骨增生(hemiman‐dibular hyperplasia,HH),指患侧下颌骨在垂直方向的过度增生,咬合平面倾斜,但中线偏斜不明显,临床表现包括:1)颏部略偏向健侧但中线偏斜不明显;2)磨牙关系多为安氏Ⅰ类咬合,可伴开合;3)咬合平面倾斜;4)患侧髁突头及颈部长度、体积和直径明显增加;5)患侧下颌骨垂直向高度增加,同侧上颌骨垂直向代偿性过度发育。

Ⅲ型,同时存在Ⅰ型及Ⅱ型的特点,患侧下颌骨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过度增生,咬合平面倾斜,中线偏斜明显。

常规影像学检查,例如计算机断层扫描(CT),能识别髁突的解剖学改变,但无法检测髁突生长活动。运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技术进行核素扫描,定量比较双侧髁突锝99摄入率,能更好地获得髁突形态学和功能信息,从而为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时机及确定手术范围提供依据。如果一侧髁突锝99摄入率较对侧大于 55% 时则可认为是异常表现,提示髁突增生处于活跃期。

CH继发牙颌面畸形的治疗目标应包括:矫治颌骨畸形、改善咬合关系、重建良好的关节功能,达到口颌功能与形态俱佳且远期效果稳定。颌面外科手术以及术前、术后的正畸治疗是目前治疗CH继发牙颌面畸形最有效的方式,主要的手术术式有:髁突切除术、髁突重建术、上颌 LeFortⅠ型骨切开术、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下颌支垂直骨切开术、颏成形术、颌骨轮廓整形术、下颌角或下缘骨切除术。

具体的手术方式会根据髁突生长发育是否处于活跃期、牙颌面畸形和功能受损的程度以及患者的意愿来确定,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是否切除髁突一般需考虑以下几点:1) 患者是否表现出关节弹响、疼痛、张口受限等症状;2) 双侧髁突的核素扫描是否有明显异常;3) 患者髁突肥大、颌骨畸形、咬合紊乱等症状是否有加重趋势;4) 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交流,尊重患者意愿。

   综上所述,髁突肥大继发牙颌面畸形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检查,尤其是结合SPECT可以定性、定量对髁突肥大进行诊断;其典型症状包括颌骨不对称畸形、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咬合关系紊乱等。治疗方式以颌骨手术治疗为主,同时配合术前、术后的正畸治疗,具体手术的方式及时机选择取决于髁突的生长发育是否处于活跃期、畸形及功能受损的程度以及患者的意愿,临床医生应针对性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实现矫治颌骨畸形、改善咬合关系、重建良好的关节功能,达到口颌功能与形态俱佳且远期效果稳定。

(本文转自 罗恩.髁突肥大继发牙颌面畸形的诊断与治疗[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23,41(04):369-376.)

胥雷口腔颌面外科主治医师,口腔临床医学硕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创伤及正颌专委会会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委会会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美学专委会会员。在诊治暴牙、地包天、偏颌、小下巴(隆颏)、下颌角肥大(方脸)、面部不对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鼾症)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广泛开展微创智齿拔除、种植牙、正畸种植钉植入、面部轮廓整形。发表SCI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5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