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咀嚼百年,真情没齿难忘 ——济南市口腔医院爱心免费救治白血病患儿家属

2014-10-23 00:00本站原创

      患者张女士的牙疼已经有挺长一段时间了,但是在治与不治之间,她陷入了两难。

    张女士的家庭情况有些特殊。她是济宁泗水县星村镇人,也是一位母亲。都说孩子是妈妈的心头肉,作为一名母亲,她像大多数人一样,希望自己的宝贝儿子小简宁能够快乐成长,健康生活;她也像很多妈妈一样,幸福地想象着孩子美好的未来。但在某一天,打击如同一场空难突如其来,一切都变了。

  20121月,张女士的儿子小简宁来到这个世界还不到1500天的时候,因为发低烧而进到了医院,却被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当时正值春节合家团圆的日子,外面鞭炮齐鸣,欢声笑语,张女士一家却陷入了深渊,从此整天以泪洗面,度日如年……

 到今天,小简宁已经五岁了,身体况还可以但身为妈妈的张女士,不仅时时担心着孩子的健康,还得每天承受着牙病的困扰。在老家的时候,虽然也进行过一些简单的治疗,但由于自己压力太大,加之治疗也没有坚持,导致牙病反复发作,致使她身心俱疲。

 “肯定想把牙齿治好,但孩子治病花钱已经很多了……”在电话采访中,张女士欲言又止。其实,她不是害怕去医院看牙,而是希望,能够省下钱给孩子治病。用在自身上的每一分钱她都不舍得——“牙疼,就多忍忍呗。”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有资料显示,很多人一侧牙疼或一侧无牙,就只用另一侧牙齿咀嚼食物,使得两侧颞下颌关节受力不均,久而久之,有可能导致关节疼痛,影响嘴的开闭,严重时嘴巴只能张开一条缝,连进食都极为困难。哪怕是最常见的牙病龋齿,如不及时治疗,都有可能发展为牙髓炎。牙髓炎是牙病中最疼的一种,发作起来病人的半张脸甚至整个头部都会剧痛难忍。最终牙体逐渐崩溃而成为残冠或残根,慢性摩擦舌部(侧缘、舌腹)、颊黏膜、牙龈,形成慢性溃疡,最后可能恶变成癌。而张女士便是在疼痛难忍的情况下,有好心人替她到济南市口腔医院寻求帮助。经检查,由于张女士的病情拖得时间过久,牙髓已经坏死,若不抓紧进行治疗和修复,以后在咬硬一点的东西时,牙齿就很容易发生折裂。

 那就赶紧治疗!但面对家庭的经济困境,张女士有担心,也有犹豫。在了解到她的情况后,济南市口腔医院作出决定——为张女士免费治疗。为此,我们特地走进了济南市口腔医院,在修复科见到了正在忙碌的王强——为张女士治疗的主诊医师。

 王强医生刚进修回国不久,便接待了这样一位白血病患儿的母亲,他十分谨慎仔细。“患儿家属之前是因为经济问题而不来治疗,但现在既然来了,我们就尽最大努力帮助,对她的家庭来说,也算是一点微薄之力吧。”治疗上虽免费,但不代表“偷工减料”。从检查材料到牙齿修复,医院为张女士用的都是最好的,治疗过程也是毫不马虎。前后近两周的时间,张女士按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修复。“他们都是在给我免费治疗,但是态度特别好,还提醒我该注意的一些事项。我治疗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牙齿一直没疼过。”在电话那头,张女士的话语里依然透露着感激。

 济南市口腔医院从1882年的卫生镶牙馆,到今天的山东省规模最大、门诊人次最多,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口腔专科医院。一路走来,济南市口腔医院完成了由硬件建设为主向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为主的转变,由单纯医疗型向集医教研防一体发展的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精细化医院管理的转变,由技术分散型向技术联合、统一规范的转变,以及由被动满足病人需求向主动引导健康需求型服务的转变,为无数口腔患者带去了康复的福音。与发展同步的是,济南市口腔医院极为关注公益事业,很多时候都是在奉献“无名”的爱心。像为张女士这样的白血病患儿家属免费治疗,也都是医院领导班子的特批。“我来济南市口腔医院工作九年了,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王强副主任医师说道。

    2012年,来自济南市槐荫区彭庄村的“独腿孝子”王瑞勤靠捡拾垃圾奉养患脑血栓多年的老母亲的感人事迹经报道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当大家问及王瑞勤的愿望时,他脱口而出:“就是希望能给俺妈镶副牙,镶上牙吃东西就方便了,能尝出味道了。”济南市口腔医院在第一时间内得知了“孝子”的愿望,医院党委研究决定,立即免费为他的母亲镶上假牙。

    王瑞勤母子来到济南市口腔医院后,经检查,发现老人全口牙齿缺失数十年,其口腔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假牙固位难度很大。为给老人镶上合适的假牙,修复科主任葛文章为其专门精心设计了制作、镶嵌、调试、锻炼、适应的步骤与方案。当老人戴上假牙的那刻,原来凹陷的面颊饱满了,时常半张的嘴巴闭上了,口角的皱纹也减少了,整个人看起来精神了许多。王瑞勤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不停地对母亲说:“妈妈,您有牙了,您有牙了……”患脑血栓多年的老人望着为她辛苦付出的医院人员,用嘶哑含糊的声音连声说:“谢谢……谢谢……”

    医在口腔,暖在心头。2013年,济南市口腔医院在心电监护的情况下,仅用20分钟的时间,就为脑瘫女孩成功拔除了牙齿残冠,让她不再为牙痛苦恼。

  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就是把维护群众健康权益放在首位,这是公立医院的办院目标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整体体现,也是公立医院的价值所在,职责所系。济南市口腔医院对于公益性事业的最大落实,除了用高水平的技术解决患者的口腔问题,还同样关注如何更好的从另一层面服务百姓。济南市口腔医院连续十年到社会福利院义务查体和牙病治疗,除了进行义诊之外,此前,还对特困群众看病实行“五减三免”,在全市免费为适龄儿童进行窝沟封闭之前,济南市口腔医院也一直在为低保家庭儿童免费窝沟封闭。并常年开展“五进一线”活动,即进社区、进学校、进部队、进机关、进家庭和一条爱牙热线;每年举办科普讲座百余次,发放口腔宣传资料15万份,受益群众达6000余名;还为济南全市老年人提供优惠政策,60岁以上老人免门诊挂号费,口腔治疗费、义齿修复费九折优惠;在寒暑假以及各个节日点,为特定的患者群体进行治疗上的减免优惠……单2014年初至今,已经组织了50余次公益活动。这些年来,济南市口腔医院的荣誉称赞不断,像“山东省首批优质和谐平安医院”、“全省卫生系统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示范岗位窗口”、“全省卫生系统平安医院创建工作示范单位”、“山东省消费者满意单位”、“敬老文明号”等等,实在是名副其实。

 “除了奉献爱心之外,我们医院在治疗上都是极力主张为牙病患者节省费用,尤其是对于一些地方比较偏远、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弱势患者,我们该帮扶就帮扶。”王强表示,“不过,不少人都以为牙齿治疗行业收费很高,甚至产生了一种望而却步感。”起初,张女士在这一方面也是存在这样的误解。

   “当初自己一直以为,去医院看牙,会花不少钱,所以也没敢去,就一直拖着。”张女士说,现在牙病好了,能吃下饭了,干活也有力气了。但对于“看牙花钱多,实在受不了了再去”的这种想法,王强极不赞成:“如果疾病初期抓紧治疗,花50块钱可能就会有很好的效果;但拖到不能再拖的情况下再到医院,那500块钱也不一定能看好了。所以,早点治疗牙病,不仅可以避免身体受苦,还可能节省几倍以上的治疗费用。”因“看牙花钱多”的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使得本该能在最短时间内花费最少的牙病患者,在“扛”不过去的情况下再找医生,治疗难度将会加大,费用会增加,治疗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王强副主任医师在采访中提到的这一方面,也是济南市口腔医院的每一位医护人员在为患者进行牙齿治疗中都会有的科普宣传。“我们医院不仅有治疗,还有‘话疗’。”王强笑称。毕竟,口腔虽为“弹丸之地”,牙病却可能成为身体其他疾病的诱因。有口腔疾病的患者容易引起心内膜炎、心肌炎、心包膜炎、心绞痛、心传导阻滞等,有统计称,50%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同时患有牙周脓肿,有些口腔病症也可引起风湿性关节炎……而牙病影响的不仅仅是身体,对患者的精神都能带来副作用。王强主任说,他曾接诊过一位女性患者,很年轻,但是到医院的时候是戴着口罩,脸色很差。这说明,口腔疾病已经对患者造成了很多身体和心理上的不良影响。

 “所以,我们强调,对于患者,我们身为医生会尽最大努力;但患者本人也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观念,牙病一定要早预防早治疗。”王强说,对于普通患者来说,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到晚年是非常重要的,不要等到牙齿喊“痛”才想起看医生,甚至到了非拔牙不可才去看牙。小时候做过窝沟封闭的牙齿或做过其他治疗的牙齿,也并非“一劳永逸”,应该到正规口腔医疗机构定期检查。

 这样的忠告,是对每一位患者或者是“未患者”的负责,张女士也表示受益匪浅。因为这样的治疗,不仅仅是一场免费的技术贡献,其中所蕴含着的是充满温情的人文关怀,也是济南市口腔医院一个慎重的爱心抉择。

    现在,在济南大明湖附近的水族市场打工的张女士还是在为着儿子的治疗费用辛苦着,但最起码困扰自己身体的牙病没有了,也舒心了很多。治疗结束后,张女士专门给济南市口腔医院送去了一面锦旗:“大爱咀嚼百年,真情没齿难忘”。短短十二个字,却是一位白血病患儿母亲的深深感激,也是对这所医院发挥医院公益性,“无名”爱心奉献患者的最真实明证。(张莹 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