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女孩咽部卡虾壳 儿童口腔1科上演“极速救援”
2025-05-03 16:40儿童口腔1科
2025年5月3日下午,一对神色焦急的家长抱着5岁女孩冲进济南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1科。"大夫快看看!孩子中午吃虾误吞了虾壳,一直说嗓子疼!"家长声音发颤,怀里的孩子也红着眼圈,小手时不时伸向喉咙。导医迅速引导他们进入诊疗室,开启绿色通道。
当孩子躺在牙椅上时,诊室的牙医电视正播放着《小猪佩奇》,动画片的画面很快吸引了她的注意力。趁着孩子逐渐放松,儿童口腔1科医师孙景飞大夫戴上手套,手持口镜仔细观察。在舌根与扁桃体隐窝交界处,半片晶莹的虾壳正牢牢嵌在黏膜里,边缘十分锋利。
"宝贝别怕,这只'调皮小虾壳'马上就能被抓出来!"孙大夫一边用温柔的语调安抚,一边向家长解释:"咽部黏膜像娇嫩的花瓣,虾壳这种尖锐异物容易划伤,时间久了还可能引发炎症。"治疗台上,护士长李靖默契地递来医用止血钳。
"来,跟着叔叔说'啊——'。"随着孩子配合地张开小嘴,虾壳在舌根抬起时短暂暴露。孙大夫眼疾手快,止血钳精准夹住虾壳边缘,顺着组织纹理轻轻一旋,仅用5秒就将异物完整取出。"哇!就是它在扎我!"孩子盯着托盘里的虾壳,破涕为笑。
治疗结束后,孙大夫拿起牙齿模型耐心科普:"吃东西要细嚼慢咽,虾壳、鱼刺这些'小刺客'最喜欢躲在嗓子里。要是感觉卡住了,千万不能吞馒头硬压,这样反而会让它们扎得更深。先试着轻轻咳嗽,如果还不舒服,一定要像今天这样,来找医生帮忙。"
温馨提示:儿童进食时需避免追逐打闹,食用带刺、带壳食物要由家长仔细处理。若发生咽部异物,应立即停止进食,尝试轻咳排出;若异物感明显或出现疼痛、吞咽困难,切勿强行吞咽,建议尽快前往医院由专业医生处理。济南市口腔医院五一劳动节假期期间,充分发扬公立医院的责任与担当,持续推行无假日门诊,各部门精心统筹安排,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重点保障老年人、儿童等重点群体就医,各项医疗服务工作平稳有序进行,共同守护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