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后牙齿会不会松动?

2025-09-10 17:24正畸科

许多准备做矫正的朋友都会问:"矫正后牙齿会不会松动?"。

答案很明确:规范治疗下,矫正本身不会让牙齿永久松动;相反,它能把原本拥挤、咬合创伤的牙齿重新摆到受力最稳的位置。

一、牙齿为什么会"动"?

牙齿不是长在骨头里的"钉子",而是靠牙周膜悬吊在牙槽窝内。正畸力作用后,受压侧骨吸收、牵张侧骨沉积,牙齿才能缓慢位移。此时牙周膜纤维被拉伸、髓腔轻度充血,会出现0.2-0.5mm的松动度,就像搬家时先把家具抬起来。治疗结束、咬合力恢复,骨小梁重新排列,松动随之消失。

二、真正导致"异常松动"的元凶是什么?

未经控制的牙周病:牙槽骨被炎症侵蚀,牙齿失去地基。

力量过大或复诊间隔过长:骨吸收快于新骨形成,造成牙槽骨吸收。

口腔清洁差:托槽边缘菌斑堆积,牙龈红肿、牙周袋加深。

不良习惯:矫正期间仍咬瓶盖、啃骨头等,牙齿受侧向撞击。

牙齿排列整齐后,咬合面接触均匀,原来因错位造成的个别牙创伤消失,牙周受力重新分配。大量五年、十年随访研究显示,只要牙周健康,正畸患者的牙齿松动率与普通人群无差异,甚至因咬合改善而降低。

作者简介:吴洁主治医师,口腔正畸学硕士,济南市正畸专委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COS)专科会员、世界正畸联盟(WFO)会员。持续关注正畸领域前沿进展,确保为患者提供先进、可靠的诊疗技术,于权威期刊发表研究论文数篇。擅长成人及青少年的各类错合畸形的综合矫治及乳替牙期错合的早期矫治。深耕各类主流矫治技术,在儿童早期矫治、数字化隐形矫治、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等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始终以患者为中心,注重个性化方案设计,追求功能与美学的和谐统一,致力于为各年龄段患者提供专业、精准、舒适的口腔正畸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