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龋齿应该了解的事

2016-03-31 00:00本站原创

    蛀牙,口腔专业术语叫“龋齿”,也经常被叫做“虫牙”,是一种通过破坏牙齿,会引起严重疼痛,并可能影响全身健康的疾病。龋齿发病率高,是牙齿健康的头号大敌。
    蛀牙形成原因是牙菌斑。牙菌斑是牙齿表面的一层几乎无色的薄膜,含有造成龋齿的细菌。每次进食后,牙菌斑中的这些细菌会和食物中的糖分或淀粉发生化学作用,产生腐蚀牙齿的酸性物质。久而久之,牙齿的珐琅质便会破坏,形成比较脆弱的小蛀斑,若继续恶化则会形成牙洞,即蛀牙。所以,蛀牙是从小蛀斑发展而来的,不是真的有蛀虫或什么其他虫子,而是牙齿被逐渐腐蚀的结果。蛀牙在严重情况下,会导致牙齿的坏死和脱落。
   若按龋坏的程度可分为 :
    1、浅龋:龋坏限于釉质或牙骨质,一般无自觉症状,探查时无反应。

    2、中龋:龋坏侵入牙本质浅层,可有冷热酸甜激发痛和探痛。
    3、深龋:龋坏侵入牙本质深层,但未穿髓一般均有激发痛和探痛,无自发痛。
    不同种类蛀牙的修复
    (1)牙齿发生白恶色改变,是牙釉质龋的表现。
    (2)食物嵌塞是牙龋洞形成或龋洞较深的表现。
    (3)对冷、热、酸、甜等食物刺激时敏感,说明龋坏已达到牙本质层。
    (4)嵌塞或受刺激引起牙痛,说明龋坏接近于牙髓,也就是说洞底薄弱。
    以上4种龋坏表现中,有第一种表现时,及时补好,可控制龋病发展,使龋坏停止在釉质龋程度。但第一种表现一般没有主观症状,自己不容易发现。如果发现牙齿白恶色改变,应尽早充填治疗。
    第二种表现常常是就诊的原因,因为嵌塞后,引起牙齿不适,此时牙髓组织一般不受影响,作补牙比较合适。
    第三、四种表现的龋坏比较严重,牙髓组织可能因受刺激而发生结构性变化,作补牙为时已比较晚,补后的问题是出现牙髓不适。(彭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