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贴面修复的应用

2018-02-27 00:00本站原创

随着生活水平及审美意识的提高,人们对于口腔美学的关注度日渐增加。贴面作为一种兼顾美学及生物相容性的微创修复技术,极大地保存了健康的牙体组织,术后反应小,美学效果稳定,材料及制作工艺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贴面修复成功率,使其广泛应用于美学修复领域。目前的贴面修复适应症如下:1)漂白效果不佳的牙变色,如重度四环素牙、前牙重度磨耗致牙本质暴露着色; 2)要求改形的恒牙,如锥形牙;3)关闭轻到中度的前牙间隙;4)牙体排列异常,如牙体轻度扭转或舌侧错位等;5)牙体部分缺损(小于4 mm),如前牙切角缺损等;6)前牙区修复重建,如前牙保留活髓的大面积冠折、牙发育不全和副功能运动引起的前牙磨耗等。

相对于全冠而言,贴面修复存在诸多优势。全冠修复牙体预备量几乎需磨除63%~72%的冠部牙体组织。瓷贴面牙体预备仅需磨除3%~30%的冠部牙体组织量,某些病例甚至可以不进行牙体预备,提高了牙体抗力性;贴面预备主要集中在釉质层,术后敏感及牙髓炎症状发生率低;贴面修复主要涉及釉质粘接,粘接强度高;部分贴面覆盖范围远离舌腭侧咬合接触区,不改变患者的正中合;瓷贴面材料生物相容性好,与基牙高度密合,牙周刺激小;瓷贴面与天然牙的光学特性相似,可获得仿生效果。

但贴面仍存在边缘线长、主要依靠粘接固位、技术敏感性高、瓷贴面制作复杂和成本高等问题。贴面修复失败,表现为失粘接和折裂。大多数中短期临床报道瓷贴面修复的失败率为0%~ 5%

总而言之,瓷贴面修复已成为口腔美学修复的常用方法,其长期效果受材料强度、粘接强度、咬合因素和边缘密合性等多因素影响。正确选择病例及材料,标准化的临床操作及长期维护等是临床瓷贴面修复成功的重要保障。贴面研究前景宽广,随着新型材料的出现、牙本质粘接剂的进步、微创技术的深入,瓷贴面将被更多的医生及患者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