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种植牙偶遇糖尿病该怎么办呢?

2019-06-26 00:00本站原创

 

1965年人类首次使用钛种植体植入并完成牙缺失修复,随后Branemark教授提出种植体“骨结合(Osseointegration)”理论,为种植牙奠定强有力的理论基础。随着口腔种植技术发展的日益完善和生活质量的追求提高,种植牙作为人类的第三副牙齿,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已经成为缺失牙后首选治疗方案。 

种植牙的诊疗过程这可是很多想要种牙的朋友比较想,也是应该了解的内容。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很多患者朋友对于种植牙过程很不了解,从而造成朋友很多疑惑和焦虑,首先我们一起简明扼要的了解一下种植牙的诊疗过程。

种植牙每个流程都有特定的临床路径方案,咱们先来了解下种植牙的原理,种植牙是在牙床内植入种植牙体(仿真牙根),然后在其上部安装牙冠。无论植入一颗或几颗牙齿,甚至全部牙齿,植牙过程基本上都是相似的。

     一、前期准备

     1. 检查和设计:患者必要的全身和口腔检查,摄CBCT片,了解缺牙区的骨质和骨量情况,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宜种植牙,并根据患者的需求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

     2. 植入种植体:在局部麻醉下(同拔牙麻醉方式一样)将种植体种入牙床内,7-10天后拆线(一般植入过程创伤和术后反应比拔牙还要轻微)。

    3. 种植体植入后愈合期为一般2-6个月。若植入时进行了植骨等手术,骨愈合期则相应延长。

    4. 当种植体愈合后,在种植体上连接一个愈合基台,使牙龈在2-3周内成形。

    5. 牙龈成形后取印模,一般1-2周后烤瓷牙冠就可以加工完成,您就可配戴由种植体支持的牙齿了。

此外,我们强调一下,通常植入一枚种植体的时间约为10-30分钟,术中不会有疼痛感,术后反应也较小。总体来说,种植手术是一种创伤较小的口腔门诊手术,种植后,患者无需住院,当天吃软食,24个小时内不能刷牙、漱口,必要时可以口服消炎药3-5天。牙冠质地优良、色泽逼真,舒适美观,恢复功能满意,经久耐用。戴上牙冠完成最终修复后,需要每隔半年至一年复查一次,定期维护利于种植牙的长期使用。

那么,当糖尿病患者需要种植牙时,需要特别注意注意什么是想呢?在临床工作中,中老年人正是糖尿病高发的人群,也是最需要种植牙的人群。在口腔种植领域,糖尿病对种植牙是不是也有损害呢?可以对其掉以轻心吗?针对糖尿病患者行种植牙时造的很多疑惑和焦虑及注意事项,本文做一简述。

众所众知糖尿病对牙周病具有促进和加重的作用,同样的,糖尿病患者更易于发生种植体周围炎,所以在患糖尿病患者中使用种植体也是有风险的。临床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骨丢失更加快,会影响骨的愈合过程,从而加快骨吸收。

临床资料及科学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情况良好、积极抗感染治疗的前提下,可能减轻术后的炎症反应,糖尿病患者在病情得到良好控制的前提下,完全可以接受牙种植。

以下为针对糖尿病患者种牙的几点建议:

1血糖(FPG)高于5. 6 mm o l/LOGTT 2 h PG< 7. 8 mm o l/L,应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定期随访观察。

2饮食降糖:多吃低脂肪、低糖、低盐、高纤维素饮食,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少吃油腻食物、油炸食品,控制每日摄入的总热量。降低血糖的食物有苦荞麦、南瓜、芹菜、冬瓜、竹笋、木耳等。

3糖尿病患者种植前需将血糖控制在空腹血糖<8.8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患者种植前和种植后,要制定出相应的饮食建议,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种植成功率。高糖尿病患者抗感染能力差,可以适当给予抗生素,降低局部感染风险。

4种植及镶牙后仍需继续控制血糖,除了日常自我维护口腔卫生,还需定期复诊检查。

总之,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我国人均年龄已经超过七十岁,人口老龄化加剧和营养水平的提高,使糖尿病呈现患病率高和发病率上升等趋势。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存在的高血糖状态,将导致人体很多组织,特别是眼、心脏、血管、肾、神经的慢性损害以及功能障碍,所以希望广大患者朋友一定要高度重视糖尿病问题,及时请内分泌专家诊疗,以积极的心态对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