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臭怎么办

2020-04-14 00:00本站原创

      口臭是指从口腔或鼻咽部散发出来的难闻的气味,由口腔局部因素或全身因素引起,其中80%-90%的口臭主要来源于口腔。口臭的诱发因素有很多,以牙周病最为常见,除牙周病外,全身性疾病等也会导致口臭的发生。牙周病性口臭患者会出现口腔、鼻咽部的不清新、腐败气味 ,导致患者的身心健康与人际关系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临床实践表明,因病理因素而诱发的口臭,口气值中的硫化物是主要的致病因素 。 另外,口臭具有生理因素,晨起的口腔异味通常较为明显,经刷牙后通常可消除。口臭的患病率极高,那么,有了口臭怎么办?

      参照口臭的国际分类规定及治疗原则,将口臭分为真性口臭 、假性口臭及口臭恐惧症三类;而根据临床分类,口臭主要分为病理性口臭与生理性口臭两类。 因此,一旦出现口臭,必须先进行诊断,以明确其疾病类型,继而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 口臭的诊断目前以口臭检测为主,常见方法包括感官检测法 、仪器检测法 、生物检测法,目前临床上以前两种的应用较为广泛 。 准确的检测是明确口臭发病原因 、指导临床有效治疗的基本前提 。 然而,因为口臭和患者的口腔卫生 、饮食结构及作息习惯等有直接关系 ,导致其检测的干扰因素较多 。 所以,对口臭患者进行检 测前,必须排除以下几点:一是,了解患者在检测的前两天是否有食用刺激性食物, 包括葱 、蒜 、辛辣食物等;二是,了解患者在检测前一天是不是有饮酒 、抽烟,是否使 用簌口水;三是,了解患者检测前2小时是否进行口腔清洁(包括刷牙 、使用牙签或牙线等),有无进食、饮水;四是,了解患者检测当日有无使用芳香性化妆品。 另外,对患者进行口臭检测前,应加强疾病的健康宣教,以提高患者对口臭相 关知识的正确认识 ,同时告知口臭检测的准备 、检测方法以及注意要点等 ,指导患者检测前闭口 3min,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口臭同其他口腔疾病不同,虽然对患者生理的影响较轻微,但口臭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使患者出现自卑 、不敢开口说话等,不仅会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 ,还会导致患者诱发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 。 因此,临床一旦确诊 ,应积极予以治疗 。

       目前,临床针对口臭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治疗目的以减少细菌与营养物来源为主,针对有合并症的患者还需予以全身的对症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1.机械方法, 可采用自我口腔保健 、牙周治疗等方式进行机械治疗 。 自我 口腔保健以刷牙 、漱口为主,通过对舌面细菌进行清洁 ,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舌面的细菌数量与种类,同时还能清洁腐坏的有机物与细菌,以此改善口腔卫生环境, 减少诱发口臭的致病菌。对于因牙周病而引起的口臭,应予以牙周治疗,包括消除局部刺激(清理牙垢 、菌斑 、牙石,一般行龈下刮治术或根面平整术 ,调磨咬牙合) 、 处理牙周袋(以3%过氧化氢 、氯己定溶液清洗牙周袋,或涂抹碘甘油 、碘酚液 ,或做甲硝唑药膜;洁治根面附着物时,刮落牙周袋内壁的炎性肉芽组织,牙周袋较深者行可翻瓣刮治术或牙龈切除术 ,牙周脓肿者行切开引流术),该疗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患者的口臭症状 。 2.化学方法, 可予以氯己定 、三氯生 、西吡氯铵等药物进行治疗 。氯己定含漱可破坏微生物细胞膜的胞外多糖,对诸多细菌均有效 。 三氯生属于脂溶性广谱抗菌药物,在抑制菌斑及抗炎方面均可发挥显著疗效。西吡氯铵属于季铵类表面活性剂,能有效抑菌,减少细菌数量 。  3.全身治疗, 口臭的发病因素非常多,除了常见的牙周病外,感染 、维生素缺乏等其他因素也会诱发口臭 。 如,机体维生素B 、维生素 C 等物质不足时,会导致牙周组织的修复及重塑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又如,机体中的维生素D不足或钙物质缺失,则会导致牙槽骨修复效果不佳,并影响正常钙化过程;内分泌功能紊乱 等系统性疾病会导致牙周组织出现退行性变化 ,继而加重牙周炎症状。 因此,临床在对牙周病性口臭患者进行局部治疗的同时,还必须予以全身药物综合治疗,以确保牙周病以及其他影响因素均能够获得有效的消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