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下巴”是怎么回事?

2020-03-26 00:00本站原创

在口腔日常诊疗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病人,含糊不清的语言说着“医生,我下巴掉了,该怎么办?”,这即是临床上所说的颞下颌关节脱位。是指髁突滑出关节窝以外,超越了关节运动的正常限度,以致不能自行复回原位者。

根据脱位的性质可分为急性前脱位、复发性和陈旧性脱位,其中急性前脱位在临床上最为常见。

     通常来说,造成脱位的常见原因包括打呵欠、唱歌、大笑、大张口进食、长时间大张口进行牙科治疗等。患者一旦发生脱位,通常表现为不能闭口,前牙开合,下颌中线偏向健侧,后牙早接触。双侧脱位患者则言语不清,唾液外流,面下1/3变长。临床检查时可见下颌运动异常,呈开口状态而不能闭合,下颌前伸,额部下移,面形相应变长,触诊时耳屏前可扪到凹陷区,通常诊断并不困难。

    如果发生脱位,应及时就诊、及时复位。复位前应注意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同时复位后要进行固定,限制下颌运动2-3周,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