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的发病机制
2022-11-23 14:50颌面外科
1、骨重建失衡:BPs根据结构可分为含氮BPs与不含氮BPs两种类型,含氮BPs干扰甲羟戊酸代谢途径,抑制该途径的部分代谢酶,抑制蛋白质的异戊烯化,导致破骨细胞结构破坏、褶皱缘消失、肌动蛋白环破坏、囊泡运输改变,同时形成新的代谢产物ApppI抑制线粒体腺苷转位因子进而诱导破骨细胞凋亡。不含氮BPs通过代谢形成了AppCp型核苷酸,可抑制细胞内代谢酶,产生细胞毒性,选择性地诱导破骨细胞凋亡,破坏骨多细胞单位的平衡。同时,BPs药物可通过影响核因子⁃κB受体活化体配体⁃护骨素系统,减少RANKL的表达量,其在破骨细胞的生成与活化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从而抑制破骨细胞骨吸收,并诱导其凋亡,破坏了骨稳态,导致骨重建能力下降,最终导致BRONJ。
2、抑制血管生成: BPs可作用于血管,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迁移与黏附,抑制小血管及微血管的生成,降低骨骼血管数量,造成局部缺血、缺氧环境。有基础研究提示,长期BPs治疗可导致牙槽骨矿化增加和血管数量减少,这两个因素可能同时参与BRONJ的病理生理过程。
3、炎性反应与感染:有牙周病等炎性反应性口腔病史者发生BRONJ的风险是正常人的7倍。 BRONJ患者死骨及拔牙后病理检查常发现大量放线菌存在,因此感染也可能是 BRONJ的发生机制之一。
4、软组织毒性: BPs具有一定软组织毒性,这可能是伤口无法愈合的原因之一。体外实验证实,BPs可通过诱导活性氧的产生而影响成纤维细胞的形成与功能,唑来膦酸可明显抑制口腔上皮细胞的增生,从而导致口腔黏膜层的完整性及黏膜免疫系统受损,更易发生BRONJ。
刘昆,主治医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创伤及正颌专委会会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委会会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美学专委会会员,济南市医学科普委员会委员。擅长多生牙及埋伏牙的微创拔除,牙槽外科手术,在先天性唇腭裂的序列治疗,唇裂及腭裂的功能性修复,鼻唇畸形整复,腭裂语音治疗及牙槽突裂植骨整复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发表国内外期刊数篇,参与课题数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