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恶不分”的成釉细胞瘤

2022-02-26 16:41颌面外科

成釉细胞瘤 是一种较常见的牙源性上皮性肿瘤,约占牙源性肿瘤的 60%以上。肿瘤内主要含成釉器样结构,但无牙釉质或其他牙体硬组织形成。大多数肿瘤发生于颌骨内,常导致颌骨的膨大和面部变形。虽属良性肿瘤,但其生长具有局部侵袭性,术后复发率较高,也有恶变、甚至远处转移的零星报道。

成釉细胞瘤组织学表现多样,历来有经典的滤泡型、丛状型、棘皮瘤型、基底细胞型以及颗粒细胞型等组织学亚型之分,但这些组织学分型与肿瘤的临床行为之间并无明确的相关关系。

成釉细胞瘤常见于 30~49岁,平均年龄40 岁。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肿瘤可发生于上、下颌骨的不同部位,下颌较上颌多见,约占80%的病例,其中下颌磨牙区和下颌升支部为最常见的发病部位。骨内肿瘤生长缓慢,平均病程6年左右。临床上表现为无痛性、渐进性颌骨膨大,膨账多向唇颊侧发展。骨质受压则吸收变薄,压之有乒乓球样感。肿瘤区可出现牙松动、移位或脱落。肿瘤较大时可致面部变形。疼痛区牙根可吸收,可见埋伏牙。下颌升支和上颌磨牙区肿瘤可直接扩展至颅底。X线可表现为单房或多房性透射影,边界清楚,可见硬化带。肿瘤生长可导致牙移位、牙根吸收。伴有埋伏牙者可表现类似于含牙囊肿的X线特点。所谓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瘤具有特殊的临床、X线和组织学表现。

姚超主治医师,毕业于青岛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牙槽外科专业委员会、镇静镇痛专业委员会、种植专业委员会会员。在阻生牙、埋伏牙的微创拔除、口腔颌面部手术、种植牙等领域具有较丰富经验。擅长利用笑气镇静、STA无痛局麻等新型技术进行舒适微创化治疗。主要研究领域为种植牙、自体牙移植、数字化3D打印辅助治疗等。承担市级科研课题2项,发表SCI、中文核心期刊等论文多篇。                                              (刘昆